本期期數:第二十一期
發行日期:2010 / 08



 
       列表
             最新消息
             中心記事
             學術活動
             國際瞭望
             專題報導

訂閱電子報

      

 

 

 

 

 

 

 

 

 

 

實際的異國——日治時代臺灣與中國的關係: 以中國國民黨史料資料庫為例

文/陳慧先(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生)

一、前言
自1895年以後,臺灣與中國經歷百餘年的分隔,在歷史的長河裡分別有各自的進程,加上世界局勢的交織影響使得兩者的關係更形複雜,而讓雙方對彼此的了解,徘徊在現實與想像之間。

以時間為縱軸,日治時代的臺灣人,依其出生時間,大致可分成三個不同的世代;而中國則歷經數次政治上的大變動,約略可以分成四個階段:1895-1911年(清朝)、1912-1927年(北洋政府時期)、1928-1937年(國民政府時期)以及1938-1945年(中日戰爭時期)。相互對應下,各階段彼此的觀感勢必有所不同。

有關日治時代臺灣人對中國的觀感,近年來已有不少研究,透過口述訪談、日記、回憶錄、時人論著等資料,提供了諸多實例。那麼,當時的中國又是怎麼看待臺灣呢?雖然過去已有相關研究, 1但由於當時的史料侷限與個人關懷不同,或許仍有繼續探討的空間。

今年(2010)適逢中國國民黨來臺六十年與中華民國建國百年交會之際,在這樣的時點重新檢視臺灣與中國的關係應有不同的感受。由於可以討論的面向甚多、資料零散,本文先嘗試利用由國立臺灣大學數位典藏研究發展中心所研發的「中國國民黨史料資料庫」為例觀察此一問題,並就操作資料庫的經驗提出使用心得與些許建議。


二、中國國民黨史料資料庫介紹


(一)資料內容

中國國民黨(簡稱國民黨)的發展,對近代臺灣與中國影響深遠,相關歷史人物與事件之討論、發展與決策過程之書信、手札、會議紀錄、講稿、契約等珍貴史料原件,皆收藏於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簡稱黨史館)內。黨史館歷經六十多年來廣事蒐求徵購,收藏的檔案總數在三百萬件以上。

2005年臺灣大學圖書館與黨史館商議合作事宜,於2006年1月起開始建置「中國國民黨史料資料庫」,內容包括:

1.特種檔案: 對日抗戰時期具高機密性的檔案。檔案內容分為:海外黨務、中央及各省黨務工作專案、中央及地方黨政工作報告與黨務概況、中央秘書處檔、臺灣檔、韓國檔、琉球及新加坡檔、菲律賓檔、南洋僑務檔、港澳工作檔,國民參政會檔、憲政會檔、國民大會檔等共32類。約11,700筆資料。

2.漢口檔案:民國15-16年間寧漢分裂時之漢口中央黨部檔案。約22,900筆。

3.近代人物書札:國民黨檔案中近代人物手札資料。約12,300筆。

4.中央前五部檔案: 民國13-16年間,中央之工人、農民、青年、婦女、商民五部原始檔案,與中央特別委員會(民國16年)黨務文件。約17,000筆。

5.國防最高委員會檔案(部份): 國防最高委員會於民國28年2月7日正式成立,至36年4月23日結束,從對日抗戰第二期至抗戰勝利、憲政實施,前後共存在8年又2個月,為戰時統一黨政軍指揮之最高決策機構。 2約3,500筆。

本資料庫目前共有六萬八千多筆metadata,六十萬影幅,內容橫跨1910至1960年代。限於臺大圖書館五樓特藏調閱區公務電腦使用,時間為週一~週五8:20-17:00。

(二)使用介面

1.步驟一:
ex.以「臺灣」為關鍵字:介面與THDL相似,但無全文檢索功能。


1


2.步驟二:
點選後,顯示檔案基本資料。
ex. 臺灣問題參考資料(第二輯)

影像檔(.pdf)

□□Verify and Download

全集/系列名稱

中國國民黨黨史館特種檔案

館藏號

特17/7.2

內容描述

臺灣收復問題、如何收復失地臺灣等。

作成時間/出版日期

民國32年7月30日(1943-07-30)

相關人名資訊

(本件無)

相關地名資訊

臺灣

數量

48張

典藏單位

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

製作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ntul-kmt-sp17_007_002_000.pdf


3.步驟三:
輸入圖像文字,即可瀏覽影像檔。

三、資料庫與研究之連結

(一)量化統計、搜尋結果分布圖有利觀察長時段之發展

1942年11月3日,中華民國政府外交部長宋子文在重慶國際宣傳處記者招待會中,表示中國在戰後應收回東北四省、臺灣及琉球,此為中國官方首度對外公開表示「收復臺灣」。3 此時距離臺灣割讓給日本則已有47年,是日本侵華的第11年,如自盧溝橋事變算起也已5年。選擇這樣的時間點發表宣言有何歷史意義?

透過資料庫的量化統計(參見圖一),顯示國民黨史料中臺灣相關資料,共有245件,時間集中在1942-1949年,並以1943-1944年的數量為最;比對整個資料庫各檔案年代的分布情形,則以1924-1927年的資料為最大宗。可以發現國民黨資料庫中的臺灣資料在1942年後明顯增加,在此之前的檔案每年則均僅為個位數。以上數據似可作為國民政府對臺灣的重視始於1942年以後之佐證。

過去在史料未數位化之前,必須長時間閱讀大筆資料,才能觀察到這樣的現象,但現在只要透過資料庫的檢索結果分布圖,便可節省研究者許多力氣,也期待本資料庫能早日建置完成,以增加數量分析上的說服力。

圖一:檢索結果分布圖
2

 

(二)提供日治臺灣史「新」研究視角與史料

戰後有關日治臺灣史的研究,大約始自1980年代。然而1980-1990年代的日治臺灣研究,在史代氛圍的影響下多半仍以「大中國」的角度書寫;1990年後的日治臺灣研究,則因日本官方統計資料較易取得且數量龐大,有意或無意地忽略了中國方面的相關史料。

上述兩種研究趨勢,對1895-1945間臺灣與中國關係的觀察各有其盲點。「中國國民黨史料資料庫」的開放,提供許多過去較難取得的資料,或有助於新研究視野的開創。

筆者對於日治時代中國與臺灣關係的變化頗有興趣,而本資料庫提供了不少過去較難接觸到的一手史料。過去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雖曾出版《臺籍志士在祖國的復臺努力》 4、《抗戰時期收復臺灣之重要言論》 5等中國近代史史料叢編,內容雖與本資料庫頗有重疊,但由於該書僅是節選不免有遺珠之憾。本資料庫的開放不僅彌補了過去的不足,原件的影像檔也提升了史料的可信度,以下暫以二項議題為例:

撇去血緣、文化與認同等因素不談,就國籍上來說,日治時代的臺灣與中國實屬異國,即便如此,在不同階段、不同人物身上,仍可看到雙方對彼此處境的同情與憧憬。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迫使臺灣與中國兩者間曖昧的關係浮上檯面,就目前掌握的資料顯示中華民國政府,大抵自此才逐漸關心所謂的臺灣問題,爾後便有「收復臺灣」計畫。從史料可以看到1937年以後在中國的臺灣人之處境,以及中國對臺灣態度的前後期變化:


至於中國——祖國——方面,如何對待臺灣人?……。曩者,祖國在帝國 主義者脅迫下,對於臺灣人未敢予以正當的看待。而日本帝國主義則以領 事裁判權與對岸政策,雙管齊下,破壞臺灣人與其祖國的傳統關係。之後, 祖國對臺灣即由疏而遠了。……。抗戰軍興,這種感慨當即一變而為額外    的恐懼,進而變為嚴厲的事實。『在寧殺百個錯,勿使一個漏網』的呼聲 下,反舉歸國臺灣人的生命都已岌岌可危,有如風前燈火一吹即滅之事。 接著便是集中臺灣人之舉,數百無辜而善良的歸國同胞,於是喪失自由不得不到崇安去過集中營生活了。……以上為祖國在戰爭初期對付臺灣人 的史實。這時祖國把臺灣人看做「敵性的」外國人……。 6(底線處為筆 者所加)

寓居中國的臺籍人士,必須在文章中一再強調台灣人並非外國人,多少反映了當時臺灣人在中國境內被當作外國人的現實狀態。

另外,本資料庫也收集了當時的往來公函、私人文書,有助於了解當時國民政府在接收臺灣前的準備,例如在1945年9月,當時的行政院司法行政部為解決戰後司法問題,特別擬定了「收復區及臺灣省法院處理民刑訴訟事件條例」,其中與臺灣相關的有:

第九條  臺灣區民刑事件於光復之日尚未終結者,其以後程序應依現行民 刑事訴訟法、非常時期民刑事訴訟補充條例及強制執行 法辦理。

第十條  光復前已確定之刑事案件,依現行法不處罰者,檢察官應聲請法 院裁定免其執行。7


除可看出當時的構想外,也可發現當時政府已有意識地區分「淪陷區」與「臺灣省」的差別,前者在淪陷時期的法律判決被視為無效,後者則在光復後始依中國現行法令規範。


四、對資料庫的建議


以下則就操作資料庫的經驗提幾項建議:

(一)增加「文獻引用」標示。
是否可以仿效「日治檔案資料庫」,在每個影像下方均附有文獻引用列及網址,也可一並解決影像原頁碼與系統頁碼不符造成引註之困擾。(因頁面大小限制,部分影像檔僅為原件的1/2。)
ex.文獻引用:日治法院檔案 , 司訓所 , 明治38年判決原本第1冊 , 第74頁 , 明治30年彰化檢第32號
< http://tccra.lib.ntu.edu.tw/tccra_develop/record.php?searchClass=all&id=sc201010005946&now=74 >

(二)加強檔案時間的準確性。
除了正確的時間外,另有「不詳」、「????」與「null」(請問其中是否有差別?);時間輸入錯誤,以鍵入「民國」為例,67,760筆資料中,約有927筆為誤植。如:
1.明顯錯誤:1624、1625、1626、1627年,明顯應為1924、1925、1926、1927年,依序分別有130件、67件、123件、425件。
2.電腦辨識錯誤:民國前1811年?(民國 ___年10月12日,電腦將月日辨識為年份?)
3.統一有月日無年份的資料之處理方式。

(三)增加「回饋機制」。
讓讀者可通報處理部分資料鍵入的小錯誤。ex.「蔣總裁致吳鐵城代墊(電?)」(1944-09-17),標題有誤、部分影像檔無法點取等。

(四)新增內容說明/操作指引等功能:
首頁雖有簡單介紹,但對於資料庫的現狀介紹似仍不足,如能目前收入資料筆數、年代分布、佔整體資料的比例等,可讓使用者使用資料的特性有更清楚。 →以資料庫簡介來看,目前資料庫的檔案似乎僅佔國民黨黨史館資料的1/50,不 過後來看了2008年成果發表會的紀錄,黨史館館長邵銘煌表示約佔該館館藏 1/10;另外,當天也有與會者詢問現存檔史資料的代表性,邵館長則表示當時 運來臺灣的檔案多為菁華,其餘無法搬運的資料目前藏於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原中國國民黨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舊址)。

(五)與現有其他人名(地名)詞典連結。(比照「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模式」)

 

 

1.李漢雲,《國民革命與臺灣光復的歷史淵源》。臺北:幼獅,1980;呂芳上,〈抗戰時期在大陸的 臺灣抗日團體及其活動〉,《近代中國雙月刊》49(臺北,1985),頁11-25。鄭梓,〈抗戰時期對 於「收復臺灣」之輿論反映〉,《臺灣史研究暨史料發掘研討會論文集》(高雄中華民國臺灣史 蹟硏究中心硏究組,1986),頁11-40;〈國民政府對於「收復臺灣」之設計——臺灣接管計劃 的草擬、爭議與定案〉,《東海大學歷史學報》第九期(臺中,1988),頁191-213;〈復臺前夕 祖國派臺籍人士的最後言論與主張——以「臺灣民聲報」為中心之初步分析〉,成功大學主辦, 「臺灣史研究暨史蹟維護研討會」論文(1989),共計63頁;〈試探戰後初期國府之治臺策略——以用人政策與省籍歧視為中心的討論〉,收錄於陳琰玉、胡慧玲文字編輯,《二二八學術研討 會論文集》(臺北市:二二八民間硏究小組,1992),頁229-277。

2. 參見臺灣大學圖書館特藏組「中國國民黨史料資料庫」使用說明: http://dbi.lib.ntu.edu.tw/dbs/manual/KMT_DB.pdf(瀏覽時間2010.06.17)

3. 秦孝儀主編,《中國現代史史料叢編第三集:抗戰時期收復臺灣之重要言論》(臺北:近代中國 出版社,1990),頁4。

4. 秦孝儀主編、張瑞成編輯,《中國現代史史料叢編第二集:臺籍志士在祖國的復台努力》。臺北: 近代中國出版社,1990。

5. 秦孝儀主編、張瑞成編輯,《中國現代史史料叢編第三集:抗戰時期收復臺灣之重要言論》。臺 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0。

6. 李自修,〈並非外國人〉。參見中國國民黨史料資料庫:「臺灣問題參考資料(第二輯)」 (1943-07-30),頁42-44。

7. 參見中國國民黨史料資料庫,「收復區、臺灣省法院處理民刑訴訟事件」(1945.10),頁15。

 

 

臺灣大學數位典藏研究發展中心 版權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北市大安區106羅斯福路四段一號臺灣大學 TEL: 02-33669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