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期數:第十一期
發行日期:2009 / 08 / 10



 
       列表
             最新消息
             中心記事
             學術活動
             國際瞭望
             專題報導

訂閱電子報

      

 

 

 

 

 

 

 

 

 

CGA

哈佛大學地理研究中心
Center for Geographic Analysis (CGA), Harvard University http://www.gis.harvard.edu/icb/icb.do

一、機構發展歷史與研究主題

奠定在哈佛大學圖書館所收藏之50萬張地圖(http://hcl.harvard.edu/libraries/maps/ )、和地理空間圖書館(Harvard Geospatial Library,簡稱HGL,http://dixon.hul.harvard.edu:8080/HGL/hgl.jsp )的堅實基礎上,哈佛大學地理研究中心(Center for Geographic Analysis,簡稱CGA)正式成立於2005年,由歷史學者、同時也是哈佛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主任的Peter K. Bol領導,運用全球定位系統(GPS)、地理資訊系統(GIS)、地理空間資訊比對(geospatial mapping)、遙感影像(remote sensing images)、ArcGIS Explore、Google Earth,致力於地理學(geography)、地理資訊學(geoinformatics)、地理空間分析(geospatial analysis)等領域的研究與教學,並應用於人口、疾病、環境變遷、地圖繪製、歷史、經濟、政治等主題研究中。 同時,CGA也以跨領域、跨資料庫的資料可互通性(interoperability)為目標,與校內Harvard MIT Data Canter(HMDC,http://www.hmdc.harvard.edu/ )、地理空間圖書館、和the Dataverse Network Project(前身為Virtual Data Center,http://thedata.org/ )等單位合作,共同推動哈佛大學之豐富典藏、社會科學研究成果、和GIS相關資源的整合應用。

二、各類推廣活動

除了提供各級研究生相關的訓練和實作機會之外,CGA每學期也開設各種基礎概念介紹、技術操作訓練、資料建置與格式轉換、和專題研究應用實習等階段性課程及不授與學分的推廣訓練活動,更於線上免費提供各課程的簡報、實習材料、操作流程等資源,讓一般社會大眾在家就可以透過網路環境進行自學;至今已開放的課程主題包括有:GIS Basics with ArcGIS、Wrangling Data into Maps、Making Sense out of Spatial Data、Getting the Most out of Google Earth、How to Create Google Maps Mashups、GPS Workshop (參見http://gis.harvard.edu/icb/icb.do?keyword=k235&pageid=icb.page189848 )。

再者,自2006年開始,CGA也定期舉辦一年一度、結合專題演講與主題討論的主題工作坊,並於線上提供相關活動之錄影紀錄;2009年的主題為〈Spatial-Temporal Modeling〉。此外,針對校內相關議題之各級研究人員,CGA每年也都舉辦一年一次的密集性訓練課程;研究者不需具有GIS相關背景,凡提出研究計畫、並通過審查即可參與,完成訓練課程後則可取得結訓證書、以及研究計畫進行方式的諮詢與協助。下一年度的《GIS Institute》將於2010年1月4-5日舉行。(參見http://gis.harvard.edu/icb/icb.do?keyword=k235&pageid=icb.page148866 )

三、研究計畫簡介

1. African Map (http://africamap.harvard.edu ):

此計畫以Harvard University Geospatial Infrastructure (HUG) platform為基礎,並以Google Map為基底圖層,再透過圖層疊加的方式整合了不同時期之歷史地圖、地名、自然環境、行政區劃、人口、族群、語言、政治、經濟、疾病等面向的豐富資訊與學術研究成果;使用者除了可以進行瀏覽和檢索查詢外,更可以根據個人興趣而選擇要呈現哪些面向的資訊,還可將結果以URL的方式標記儲存於線上環境、並為其他使用者所使用,同時也可下載儲存為個人資料。透過地理空間的視覺化呈現與整合,既讓不同歷史時期、與不同學科領域的豐富資料得以被融合運用,進而更全貌地呈現出非洲各地區的發展狀況與特殊性;從知識發展的角度來看,也間接呈現出各學科領域對於非洲各區域在不同歷史時期的關注焦點之轉變。

2. China Historical GIS (CHGIS,中國歷史地理資料庫,http://www.fas.harvard.edu/~chgis/ ):

此計畫由Henry Luce Foundation (http://www.hluce.org/Home.aspx )提供經費支持,並由哈佛大學與上海復旦大學合作,自2001年開始執行至今。以具資訊整合性與開放性的地理資訊平台為目標,並融合不同歷史時期的地圖資料、與不同類型的檔案文獻中對各地理空間之描述和記載,CHGIS不僅呈現出唐代至清代的縣級行政區劃之變革過程,同時也呈現出各地點與其他地點之間的關連性如何在歷史過程中被形塑與轉化;換句話說,每個地理空間既可從時間脈絡中被認識,也可從更宏觀的空間脈絡中被觀看。而這些豐富的資訊既可為使用者檢索、查詢、和下載,也讓使用者可以再加入個人所收集的材料,進而建立出符合其需求的地理資訊地圖。

在資訊的開放性部分,CHGIS一方面允許擁有相關權限的使用者對資訊內容進行修改或補充,並讓這些增修結果可為其他使用者所分享利用,另一方面也要求使用者在平台中紀錄下進行這些增修的原因和依據,如此既強化資訊內容的可檢驗性與可信度,無形間也達成研究對話與成果積累的效果。

3. China Biographical Database Project
(CBDB,中國歷代人物傳記資料庫 http://isites.harvard.edu/icb/icb.do?keyword=k16229 ):social network

CBDB是由哈佛大學、北京大學、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共同建置的雙語資料庫,彙整了中國七至十四世紀、將近五萬個人物的傳記資料,其中尤以十至十三世紀的宋代材料最為豐富。在資訊探勘(text mining)的技術上,CBDB運用regular expression的方式進行各個人物之別名、官名、著述、親屬、關係人、社會關係性質等資訊的抽取和分析;透過資訊技術對於社會關係脈絡(social network)的萃取與建立,不僅是關於個別人物的片段資訊得以從難以計數的材料中被篩檢出來並加以拼湊整合,不同人物之間的關連性、及這些關連性在不同時期的變化也得以建立。

未來除將持續擴展其所涵蓋的歷史時期與人物、並納入更多類型的文獻材料(例如唐代的墓誌銘)之外,CBDB更以融合應用CHGIS之成果與分析功能、進而推動「群體傳記學(Prosopography,亦即通過對一群歷史人物之生平、時代與空間背景的集體性研究,探討該群歷史人物共有的背景特徵與模式)」之研究領域的發展與成熟為目標。(示範性研究請參見http://isites.harvard.edu/icb/icb.do?keyword=k35201&pageid=icb.page149054 )

 

 

臺灣大學數位典藏研究發展中心 版權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北市大安區106羅斯福路四段一號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德田館208室 TEL: 02-33669847